必看|裝修建材選購你所不知道的內幕(一)
現在裝修市場產品品類繁多,特別是一些板材、瓷磚等很多的叫法還不一樣,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所以整個裝修建材市場就顯得比較混亂,作為業主在了解不夠多的情況先很容易被坑到;那麽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必看的裝修建材選購內幕:
一、正確識別名稱與品牌
裝飾材料的種類繁多,每種材料又有多個品牌與名稱,在選購中關鍵要了解材料的學名與商品名之間的區別。學名是國家行業標準中定義的名稱,用於科學研究和史料記錄,是規範的署名。商品名是指生戶獷家或經銷商為了推廣產品,根據產品特性和應用範圍設立的名稱。一種裝飾材料一般隻有一個學名,而可以有很多商品名,由於很多商品名流傳廣泛,受到市場普遍認可,大家可能就忘了它的學名,很多經銷商就是看中這一點,胡亂編造名稱,蒙騙業主。
(1)編造名稱
對於剛剛推出的新款材料,很多廠家和經銷商為了提高身價,紛紛編造一些商品名。例如,現在比較流行一種粘稠度較高的塗料,塗刷基層後,再使用滾筒壓花模具玉印花紋,它的成型原理和施工方法與傳統的印花塗料沒有區別,但是卻給予它一個新的商品名:液體壁紙,也就是將塗料賣到壁紙的價格。此外,還出現了不少裝飾麵板,其基層板無非是纖維板、膠合板、ABS塑膠板等幾種,表麵雖過貼麵、壓印花紋後就起名為免漆板、樹脂板、生態板、三胺板等撲朔迷離的名稱,最終以台高價格為目的。
(2)混淆名稱
對於材質、色彩、紋理近似的裝飾材料,常常以故意混淆名稱的方式來蒙騙業主,將低檔材料名稱換作高檔材料名稱,再以“優惠“價格令人振奮,誘導裝修業主消費。這一點在實木地板和實木家具上反映明顯,許多經銷商利用裝修業主無法辨別進口建材,隨意編造混淆品名。將普通雜木染色後假冒進口紫檀、袖木;將印度尼西亞產的甘巴豆起名為金不換等。
因此,裝修業主購買建材的時侯,無論是驗貨、開單還是結算一定要仔細,並將詳細的清單留存。建議購買建材去正規的建材市場,並索要購物清單及發票。
二、回避優惠圈套
不少品牌材料的代理經銷商為了提升市場占有率常常利用節假日和新小區交房的時機開展各種優惠活動,從中牟利。
(1)團購圈套
不少經銷商組織團購活動,通過當地報紙和裝修論壇發起,臨時聘用銷售人員當托來聯係裝修業主,當集中 8 一 10 人即約好前往購買。這些價格不菲的材料在以往的宣傳廣告中從未出現過,由於團購人數多,並且有托來“領導“,大家都覺得不會上當,因此,團購活動也就屢試不爽。不知情的業主也集體充當了一次經銷商的“形象代言人“,吸引更多的潛在桃子视频黄色。
(2)降價圈套
降價是任何行業經銷商慣用的手法,俗舌兌“隻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降價的理由無非是產品更新換代、店麵裝修或拆遷、店慶或節假日返利等事件,由於降價銷售的前提在於.原來標注的價格很高,現在腸輕日了普通水平,然而月獻售的產品就有質量差異了。由於有原始品牌和價格產生的效應,裝修業主,般不會去計較降價產品的真實質量,即使去計較,也會被經銷商天衣無縫地遮掩起來。